台灣地區檢測皮紋的對象80%是孩子,年齡層在0~6歲、8~12歲最多~

家長的年齡層已逐漸轉至不同世代,都很願意了解孩子,也傾向於因材施教,許多人甚至帶著寶寶前來做皮紋檢測,這真的很棒

有些人沒趕上腳步,孩子已經成長到14~15歲,普遍父母認為這年紀了~性格定型很難改變,或在過去在教養上的挫敗感,導致容易放棄

在這裡要和大家說,千萬不要放棄喔,你們是孩子最後的防線和最棒的引導者,無論孩子多大,只要有堅定的意願,都能做得到!


學齡前檢測會不會太早?

答案是:不會! 為什麼? 

提前了解孩子的狀況,能提早準備與安排,另外你也會面臨孩子在發展上除了皮紋檢測以外的問題

WishGet分析師將協助你了解各階段孩子的發展任務與如何教養的方法


“ 報告裡面明明顯示孩子性格和順、很聽話不會有太多意見的,為什麼我的孩子總是不要不要、一點小事就鬧脾氣...? 難道是報告做錯了嗎?”

如果你遇到以上的情況,請跟我們一起來核對,孩子是否在該年齡有適當的發展成功

核對結果都不符合怎麼辦?你可以記錄下來,並尋找您的皮紋分析師幫助您重新校正


我們為大家整理了網路上文獻資訊,三個最常使用到的發展理論

一. 發展心理學家與心理分析學者 艾力克森 (Erickson) 提出的「人生成長與發展的八大階段」

時期發展任務 VS. 危機順利發展發展不齊全重要關係引導與幫助方式
嬰兒期 0~18個月信任 VS. 猜疑信任他人、有安全感焦慮不安、無助母性建立信太他人、樂觀、給予安全感,形成有希望的
幼兒期 18個月~3歲自主 VS. 羞怯自信的學習處事缺乏自信父性產生自信和自主信,形成有意志的
學前期 3~6歲進取 VS. 罪疚主動好奇因不能達到別人要求而內疚退縮父母培養主動進取、有創造力,形成有目標的
學齡期 6~12歲勤奮 VS. 自卑得到讚賞、更加勤勉遭遇挫折、自卑家庭學會與人競爭、合作、守規則,形成有能力的
青春期 12~18歲自我認同 VS. 角色混淆明確的自我概念徬徨迷失鄰居、學校接受自我、有明確的生活目標、為目標努力,形成自我忠誠
青年期 18~35歲親密 VS. 孤獨建立親密關係、亦能保持自我的獨特性人際關係疏離同儕、社團與親密的人際關係經營感情並具有良好協作精神,形成有愛的
中年期 35~65歲傳承創新 VS. 停滯對周遭有抱負及關愛對一切漠不關心競爭者、合作人用心培養下一代、熱愛家庭、有創造性,形成關心他人的
晚年期 65歲以上信任 VS. 猜疑滿意人生成就悔恨舊事、遺憾工作分工、家事分勞者建立對自己的人生的完善感、昇華成正面的觀念,形成智慧的


二. 心理學家、精神分析學家與哲學家 佛洛依德 (SigmundFreud) 「人格發展五階段」

時期發展發展特徵限制發展的影響
口腔期 0~1歲
口腔吸吮、吞嚥等需求主要靠吸吮、咀嚼、吞嚥等動作來獲得原始慾力的滿足。從精神分析的觀點認為若在此時其受到限制,易造成日後在行為上有:咬指甲、貪吃、酗酒等口慾行為,性格上易潔癖、悲觀,為口腔性格特徵。
肛門期 1~3歲排泄需求、訓練大小便主要靠排泄的刺激感來獲得滿足。成功過渡肛門期,提供人格自主和獨立性的基礎。
如果在此時間衛生習慣的訓練受到太過嚴苛的管制,在成人會出現所謂的肛門性格,表現冷酷、頑固、暴怒、寡斷等行為特徵。
性器期 3~6歲幼兒性別角色發展幼兒靠碰觸性器官部位來滿足原始慾力的需求,喜歡觸摸「手淫」自己的性器官,能辨識男女性別,以父母中的異性者當成性愛對象,進而可能發展出戀父或戀母情結。

潛伏期 7歲~青春期注意力在同儕、重視同性友誼情感上漸漸疏離自己和父母,興趣擴大至週遭事物,從事男女分離或同性的團體活動。

兩性期 Genital stage 青春期後性角色認同、成人社會關係發展性器官成熟,心理和生理上的發展呈現顯著的兩性差異,性需求轉向年齡相近的異性,開始有兩性生活的理想和婚姻、家庭的意識,性心理的發展至此已逐漸成熟。


一. 近代很有名的發展心理學家與哲學家 皮亞傑 (Piaget) 提出的「認知發展四階段」

時期發展
感覺動作期 0~2歲這個階段的嬰兒與幼兒是藉由感覺和動作來探索世界,例如將手指放在嬰兒手掌心,嬰兒會握住。此時期最大的特點是:物體恆存性(Object permanence),也就是在這階段的兒童,能發展到「我看不見熊熊,可是他依舊存在」的事實。
運司前期 2~7歲能藉由符號來表徵物體,並且語言和概念以驚人速度發展。另外有個很大特色是「自我中心思考」,也就是說「大家看到的世界和我看到的一樣」。
具體運思期 7~11歲這個階段的兒童邏輯思考能力逐漸改善,可以比較能集中化的思考,解決問題較不受自我中心主義限制。
形式運思期 11歲~成年這個階段能進行抽象思考和純粹符號思考,並使用系統化的實驗來解決問題。
兩性期 Genital stage 青春期後性角色認同、成人社會關係發展


做完皮紋檢測後,非常鼓勵大家多多熟悉人類發展的相關資訊,在教養時能更理解孩子的行為

理解就是調整的第一步!